本招标项目名称为: 煤炭乌兰木伦煤矿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公开招标, 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内资格后审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况、招标范围及标段(包)划分:本项目共计划分为一个标段。
2.1.1项目概况:
乌兰木伦煤矿22204工作面设计采高1.6-3.1米,该面位于31煤三条大巷上方,与31煤层间距25-41米。31煤三条大巷已经服务矿井20余年,未来仍需要服务约30年。22204工作面开采时扰动、过集中煤柱、断层等可能影响31煤大巷稳定,存在长距离工作面开采扰动下伏31煤三条大巷现象。需要对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进行研究。
本项目结合22煤及31煤大巷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研究近距纵跨开采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承压力传递规律,分区监测上覆煤层开采底板破坏特征,研究近距纵跨开采卸压及支护技术方案,形成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在22204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维持31煤三条大巷围岩的稳定性,减小巷道围岩的变形程度,以满足继续使用要求。同时,该项目研究对揭示神东矿区纵跨开采矿压规律及研发近距开采下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具有安全及经济效益。
2.1.2采购范围:
(1)研究内容
1)近距纵跨开采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承压力传递规律
通过现场取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取22#煤、31#煤及其顶、底板的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力学参数;分析采动影响下煤岩层动态力学特性,动态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根据乌兰木伦煤矿地质和开采条件,以实际揭露岩层结构和力学测试参数为基础,进行不同开采强度数值模拟研究,分析22煤层工作面采前影响范围、采中扰动范围、采后恢复范围应力分布规律和31煤层大巷变形危险区;结合煤岩物理力学参数测定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评价纵跨开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及安全开采可行性,给出纵跨开采工作面合理开采建议。
2)近距纵跨开采煤岩体空间结构辨识及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
基于模拟软件和监测数据,构建近距纵跨开采空间结构形态,分析应力传递特征;实测22煤层工作面底板(31煤层顶板)破坏深度;对22煤层开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和31煤辅运大巷、胶运大巷、回风大巷进行应力监测和矿压监测,包括工作面初采范围(切眼至见方)和断层及集中煤柱影响区;分析工作面开采走向支承压力、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以及支承压力在22煤层、层间岩层、31煤层间的传递规律;研究22煤层工作面采前影响区、采中扰动区、采后恢复区底板破坏特征及破坏范围,揭示不同开采阶段强矿压对围岩破坏深度的影响规律;根据研究结果调整、优化关键承载区域,研究合理的稳定性调控技术。
3)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巷道围岩“卸-支”耦合稳定性控制技术
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现场实测,得到强采动下近距离煤层开采卸压及应力集中范围,设计并优化22煤层工作面开采卸压方案、31煤层大巷变形易发区域支护方案,研发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大巷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
(2)技术要求及性能指标
1)形成22煤及31煤物理力学参数测试报告:包括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动态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弹性模量。
2)构建不少于2种数值模拟方案,评价纵跨开采工作面可行性,给出纵跨开采工作面合理开采建议,形成近距纵跨开采工作面布置可行性论证报告。
3)研发一套“采-支联合”矿压应力监测系统,可实现煤层应力、巷道变形、支护监测、顶板离层等矿压数据的井下一体化数据采集,井上数据一体化展示与联合分析;研发系统具有三维灾害透明化一体化展示功能,实现应力场分布的动态回放,多参量时空强联合分析、巷道安全性评估分析和多点预警分析等功能;监测距离不少于1400m(22煤工作面回风顺槽100m,31煤辅运大巷、胶运大巷各460m,断层及集中煤柱影响区380m),测点布置间距小于50m,矿压监测特定区域6个断面(见方位置、断层及集中煤柱区域与采空区边界各2个断面),通过改进,系统可接入矿方原有矿压监测信号及数据;系统提供具体材料见附表
附表 “采-支联合”矿压监测系统明细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单价/元 |
金额/元 |
备注 |
1 |
采集软件、分析软件 |
|
个 |
2 |
|
|
|
2 |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数据采集分站 |
KJ615-F(A) |
台 |
4 |
|
|
井下 |
3 |
钻孔应力计 |
SGV-Φ42-L9 |
个 |
136 |
|
|
|
4 |
矿用本安型压力变送器(螺纹型) |
GPD60(A) |
套 |
136 |
|
|
含转换件等 |
5 |
矿用本安型数据采集器(应力)(双通道) |
KJ615-C(A) |
台 |
68 |
|
|
双通道 |
6 |
矿用本安型顶板离层监测仪 |
YHDW400W |
个 |
6 |
|
|
|
7 |
矿用本安型数据采集器(顶板离层) |
KJ615-C(A) |
台 |
6 |
|
|
单通道 |
8 |
矿用本安型激光测距传感器 |
GUJ9(A) |
个 |
6 |
|
|
防尘 |
9 |
矿用本安型数据采集器(激光测距) |
KJ615-C(A) |
台 |
6 |
|
|
双通道 |
10 |
矿用本安型锚杆(索)应力传感器 |
GMY800 |
个 |
12 |
|
|
|
11 |
矿用本安型数据采集器 |
KJ615-C(A) |
台 |
6 |
|
|
双通道 |
12 |
小四通接线盒 |
JHH-4(A) |
个 |
136 |
|
|
|
4)形成近距纵跨开采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承压力传递规律研究报告。
2.1.3主要成果及指标
1)形成研究报告(包括纸质报告、图件及电子文档),纸质版10份,电子版1份。
2)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3)授权发明型专利2项。
4)授权软件著作权1项。
5)研发矿压应力监测系统1套。
2.1.4质量要求:服务质量须符合国家相关验收规范,质量等级为合格,详见技术文件。
2.1.5安全要求:安全责任主体为投标人。具体以签订的安全协议为准。不允许分包,不允许井下劳务派遣用工。
2.1.6付款方式 :
按项目研发进度分期付款。具体要求如下:
1. 在乙方所属地科技主管部门对技术开发合同进行备案;开展工程调研,搜集相关资料,现场取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等工作,完成数值模拟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22#煤层工作面纵跨31煤三条大巷开采布置可行性分析研究及论证;形成关于纵跨工作面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甲方验收通过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2. 完成22煤层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实测,完成工作面开采底板破坏特征及破坏范围理论研究;完成近距纵跨开采下伏煤层巷道围岩卸压技术、支护技术方案;论证巷道围岩“卸压-支护”耦合控制技术方案,提交第一篇论文录用证明,提交第一篇专利受理证明,经甲方验收通过后支付合同价款的30%。
3. 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并提交项目的研究报告;完成项目要求的全部论文的录用,完成全部专利的受理,完成软件著作的授权;提交最终验收申请,经甲方最终验收合格的,且乙方按甲方要求提交档案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合同价款的30%。
4. 质保金为合同价款的5%,质保期一年,从通过最终验收之日起开始计算,质保期满后,乙方交付的研发成果不存在缺陷且符合合同约定要求的,甲方支付质保金。知识产权保证金为合同价款的5%。在乙方完成约定的全部论文发表,且配合甲方取得约定的全部专利等知识产权后支付。
2.1.7其他要求:
1)配合甲方完成科技成果查新和鉴定。
2)投标人须在所属地科技管理部门对技术开发合同进行备案。
2.1.8服务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24个月。
2.2 其他:/
2.3 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2.4 项目总工期: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资质条件和业绩要求:
【1】资质要求:(1)投标人须为依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须提供有效的证明文件。
【2】财务要求:/
【3】业绩要求:2019年8月至投标截止日(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投标人须至少具有矿井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项目合同业绩1份。投标人须提供能证明本次招标业绩要求的合同扫描件和每份合同对应的任意一张发票扫描件(发票开具截止时间为2024年7月14日之前不含2024年7月14日),合同扫描件须至少包含:合同买卖双方盖章页、合同签订时间和业绩要求中的关键信息页;发票扫描件的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不含税金额须清晰可查,否则按无效认定。
【4】信誉要求:/
【5】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要求:(1)投标人为本项目配备的项目负责人须至少具有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6】其他主要人员要求:/
【7】科研设施及装备要求:/
【8】其他要求:/
3.2 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招标文件开始购买时间2024-09-14 16:00:00,招标文件购买截止时间2024-09-20 16:00:00。